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
關燈
小
中
大
葉清臣手中有錢,卻不敢隨意的動,之前大撒把一樣的,幾乎讓整個北方農田水利工程給拖住,雖然說,未來很美好,只要整個北方的農田水利工程修建完成,整個北方對於自然災害的抵抗程度,就會顯著的提升。
這對於一個朝廷的安定,有著巨大無比的作用,一個王朝的穩定,不在於他在豐收的年景,到底會產生多少糧食,而是在歉收或者是自然災害的時候,到底產出多少糧食。
前者生產多餘的,除了釀酒,就很難有其他的作為了,可是後者,一旦少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,就會出現缺口,當這個缺口增大,加上社會分配體系出現一點的問題,富人們多占,普通人少一點的時候,最終的結果必然會發生戰爭,或者推翻整個朝廷,或者,就是極大的削弱中央政府。
葉清臣這麽做,甚至為了建設,而受到這些鄉紳們的盤剝,一直到有了韓琦作為對比之後,這才對他們動手。
可是現在,有了現在的教訓,他不會把手頭上面,所有能夠流動的資金,都給動用了,這不是一個健康的政府做出來的。
有了這些經驗的,他也小心了很多,除非是之前就定下來的計劃,否則的話,必須要三司重新研究之後,才會給予撥款,一旦有任何的疑問,都會否決。
這樣下來,等於是多出了手段,可是對於財物安全來說,卻是好了很多,一些明顯是看到錢眼紅,增加消耗的項目,直接就被葉清臣砍掉。
北宋的財政平衡,就這麽的簡單的形成了,甚至是葉清臣也做出了一個簡單的計劃,讓三司整理所有需要投入資金的地方,通過輕重緩急,還有其他一些必要支出做一個預案。
這是一個計劃的前提,一旦做出,就會提升資金使用的效率,不過在沒有足夠的效率的前提下,這個註定會是一個大概的計劃。
賈朝昌知道,葉清臣手中有一筆錢,可是具體多少,不太清楚,不過應該是足夠這一次的換裝和武裝運作。
不過,為了得到足夠的資金,賈朝昌還是用樞密院的形式,進行申請。
樞密院的這些申請,是有正當的理由,加強河北前線,防止被遼國突破。
在西北邊患大大降低的前提下,整個北方戰爭的中心,就又回到了河北前線上面,誰都知道,在三國之中,當西夏徹底的滅亡了之後,宋遼之爭必然會成為重點,甚至會越演越烈。
以前還有一個西夏作為緩沖,甚至遼國不會直接上來,而是轉而依靠西夏的間接,現在,一切都沒有緩沖,西夏的國土屬於了遼國,雙方只要有任何的摩擦,就必然會產生戰爭,那麽要想保證北方安全,加強是在所難免的。
已經有3年,河北前線都沒有任何增加了,這個理由,也算是正當,哪怕是沒有計劃,這筆錢葉清臣也會撥付。
況且不多的,棱堡的強大就在於,棱堡的單獨成本並不高,一座棱堡才2000貫的成本,250座,也不過是50萬貫。
這別說是跟以前河北的相比,就算是跟西北相比,都不算什麽,賈朝昌只是籠統的寫了增加河北城防強度,就這樣的通過了。
同樣的,給10萬禁軍換裝,成本同樣不高,這個改動,只是在長弓上面進行改動,一把長弓的成本200文,箭要貴一點,一套長弓的箭的成本,包括50只穿甲箭,50只重箭,150只標準長箭在內的成本,大概是1.2貫左右。
看起來箭的成本,比之前短弓的箭的成本,最少提升了5倍,可是長弓和箭加起來的成本,還不足以前短弓的成本的一半,這樣就算10萬禁軍,需要更換8萬套長弓,也不過是12萬貫,加上一些準備的費用,賈朝昌一共申請了100萬貫。
聽起來,這個絕對數字是非常的大,可是灑在整個河北防線這個大攤子上面,就真的是不算什麽了。
要知道,在慶歷四年一年,在西北的總花銷,就超過了400萬貫,這是對於整個西北駐軍的花費,可是單純城防修補和營寨的修建,就超過了180萬貫。
河北防線,比起西北的防線,更加的重要,單純一個修補,要了100萬貫,這筆錢跟西北軍費比起來,少太多了,這些從西北節約的錢,直接補貼到北方防線就可以了。
葉清臣是一個心細的三司使,也不可能把每一筆錢的花費,都落到實處,這一點到21世紀都無法做到,科技的發達,並不能夠完全的把握人心,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的比比皆是,更別說,名義上,賈朝昌沒有挪用。
投入到棱堡上面的錢,本身就是提升整個河北防線強度,而長弓,則是提升禁軍效率必然的運作,這些都是有所先例的,並不突兀。
賈朝昌的野心,就這麽的掩蓋在了整個樞密院龐大的事物之中,在資金到位了之後,磨刀霍霍的行動開啟了的。
狄青旗下被增加了2萬的禁軍,一共是8個軍,全面的進行了換裝。
在保州的收獲,再加上狄青對於長弓的理解,整個換裝從一開始,就跟原來計劃的不一樣了。
兵員上面,狄青更多抽調了一些新兵的兵員,或許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,卻達到了6成左右,整個長弓的訓練,幾乎都是在新兵之中挑選和選拔的。
當然了,老兵之中的神射手,也沒有放棄,在訓練的時間較少的前提下,離不開有經驗的弓手,或許這些精銳的弓手,在轉為長弓手之後,或多或少有些不習慣,可是充當領弓手是沒有問題的。
在稍稍的熟悉了長弓的使用方法之後,這些弓手或許無法做到跟整體方陣齊射,卻可以的指導方陣,這樣可以發揮出經驗。
在狄青看來,伴隨著對長弓使用的深入下去,這些弓手,到最後,還是會逐步的被淘汰掉,已經形成的禁軍體系,跟這種新的訓練方法格格不入,但是總體而言,紀律性,還是後者更好。
大量新兵進入到了軍營之中,在初期,出現了很多的問題,狄青手下的禁軍,戰鬥力的減弱了很多,可是在逐步的訓練之中,狄青發現,這樣的效果非常好。
只要他們完成了最基礎的訓練之後,特別是按照新兵訓練的方法,看起來沒有多少的問題,可是一旦到了演習,立刻出現了不同,比起其他混雜了部分老兵隊伍,執行性和戰鬥力都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。
看起來是耗費了更多的功夫,可是實際上,效率會更高,戰鬥力更強,這也讓狄青堅持了自己的看法,逐步把這些方法跟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,更好的訓練部隊。
趙信如果知道,他在苗家莊的訓練方法,被北宋的戰神發現,並且成功的應用,開始發揮出出色的效果的時候,不知道會作何感想。
不過這樣的訓練,再怎麽的訓練,也只是一個準近代的軍隊,把最像是熱武器時代的長弓,跟近代軍隊結合起來,兩者合一發揮出來的效果,應該是可以完爆這個時代的軍隊,這一個軍事行動,也在之後,發揮出了可怕效果。
類似的換裝,在北宋司空見慣,同時韓琦已經在西北證明了長弓的作用,誰都以為,這只是樞密院的理性換裝,也只有那些將軍知道,接下來要有一個大戰要打,其他人都不知道。
包括狄青在內的這些將軍們,也沒有把這個消息走漏出去,原因很簡單,整個北宋軍方,跟他們相同的身份的將軍,不知道有多少,一旦這個事情暴露出去,多少有背景,有能力的人會占據這個位置。
在北宋成立的這幾十年的時間之中,燕雲十六州,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願望,而如果有機會,幫助趙宋官家,從遼國手中奪取這個燕雲十六州的話,會是怎麽樣的一個待遇,封侯拜相,走上人生巔峰。
北宋汴梁,漸漸的恢覆了平靜,遼國的消息,也在最初引發了一定的波瀾之後,漸漸的消失了。
遼國發生的一切,並沒有在北宋的朝堂之上,誕生多少的波瀾,一方面,有資格知道這個情況的人,屬於是少數,另外的,北宋各方面的情況向好,各種的事物方興未艾,沒工夫去理會遼國那麽一攤子事情。
在距離汴梁數千裏之外洪澤湖,則是另外的一個景象,本身,預定要前往汴梁的趙信,實際上,耽誤了幾個月。
本來,應該在七八月就進入到汴梁的他,實際上,是在洪澤湖被攔下來了。
整個計劃出現了巨大的變動,煉鋼廠出現了巨大的事故,一爐20噸的鋼水,因為操作失誤,發生了側漏,最少有400多人遇難,1000多人受傷。
當時,第一次過來報訊的時候,只是說出現了點事故,造成了多少的經濟損失,哪怕趙信用後世的方法,建設了定海軍,可是時間太短,依然無法轉變一些官員的看法。
他們更加關心的,是財物的損失,可是趙信不一樣,他更關心的是人。
任何的生產單位,生產機器,都是用人才操作,沒有人,這些東西就生產不出來。
簡單評估了一下經濟損失,就可以知道,這個事故有多大,煉鋼廠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,在這個時代,沒有大規模的機器的前提下,人力就成為了重點。
再三的詢問了之後,具體的數字才報上來,趙信立刻嚇了一跳,這個損失對於見慣了後世咨詢的他,也有些無法接受。
巨大的事故,直接的阻攔了趙信的腳步,趙信很清楚,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之中,這樣巨大的責任事故所帶來危害,如果讓定海軍留守的官員來處理的話,會留下巨大的隱患的。
他們並不具備靈活處理這些礦難的經驗,如果按照北宋官員的經驗來處理的話,結果將會是災難性的。
定海軍的發展,在現在,是一個的關鍵性的截斷,一直以來,都沒有問題,這是讓趙信欣慰的,也是讓他一直擔心的,卻不知道擔心的是什麽。
現在,擔心終於出現了,在他離開的檔口,出現了這麽可怕的一個事故,如果不處理好,甚至會讓整個定海軍的發展被延緩,這對於定海軍來說,可不是一件小事。
為此,他甚至改變了行程,把本來準備的計劃徹底的調整,把七八月份進入到汴梁,並且開啟整個鐵路工程的計劃給推遲了。
鋼鐵才是興建鐵路的關鍵,這一次鋼鐵廠出現的事故,不但有大量熟練的工人受傷或者遇難,大量的鋼鐵設施,也受到了影響,幾乎不可能同時生產處足夠的鋼鐵,鐵路計劃就算是敲定,也只能夠擱置。
一個遍布在整個北宋規模的龐大的鐵路,需要的鐵料是一個天文數字,同時,需要長期的時間,才能夠最終完成,兩三個月的時間,這個影響不大,他的時間還很多,特別是西夏已經滅亡的時候,北宋擁有更多的時間。
好在,這是在北宋,生產和生活的節奏,還沒有那麽的快,推遲個幾個月的時間,到年節的時候,述職和回京一起進行。
實際上,趙信回來的真的很及時的,如果他不回來的話,原來提拔的那些官員,就會封存這個煉鐵廠,停止冶煉爐,轉而選擇大名府的方式。
那是成熟的,不會大規模的產生危險的,可是這對於定海軍來說,就是一個開歷史的倒車,高爐的效率比起普通的冶鐵來說,高出不少,哪怕現在大名府的鐵匠作坊,也用了催化劑,各種的焦炭,甚至總結出了提升生產效率的方法,可是在21世紀,已經用無數實例證明了,小規模的成本,永遠要比大規模的高。
一次事故,這在工業生產之中,經常都會發生,發現了之後,只要認真的找出原因,損失再大也是可以接受的,不能就這麽的放棄了。
趙信的及時回歸,讓鋼鐵廠的下降被停止,他及時回歸,穩定了波動的氣氛,避免了接二連三的巨大隱患,同時,對於所有的傷者,都全力救助,不惜一切的代價,對於死難的,也落實的賠償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這對於一個朝廷的安定,有著巨大無比的作用,一個王朝的穩定,不在於他在豐收的年景,到底會產生多少糧食,而是在歉收或者是自然災害的時候,到底產出多少糧食。
前者生產多餘的,除了釀酒,就很難有其他的作為了,可是後者,一旦少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,就會出現缺口,當這個缺口增大,加上社會分配體系出現一點的問題,富人們多占,普通人少一點的時候,最終的結果必然會發生戰爭,或者推翻整個朝廷,或者,就是極大的削弱中央政府。
葉清臣這麽做,甚至為了建設,而受到這些鄉紳們的盤剝,一直到有了韓琦作為對比之後,這才對他們動手。
可是現在,有了現在的教訓,他不會把手頭上面,所有能夠流動的資金,都給動用了,這不是一個健康的政府做出來的。
有了這些經驗的,他也小心了很多,除非是之前就定下來的計劃,否則的話,必須要三司重新研究之後,才會給予撥款,一旦有任何的疑問,都會否決。
這樣下來,等於是多出了手段,可是對於財物安全來說,卻是好了很多,一些明顯是看到錢眼紅,增加消耗的項目,直接就被葉清臣砍掉。
北宋的財政平衡,就這麽的簡單的形成了,甚至是葉清臣也做出了一個簡單的計劃,讓三司整理所有需要投入資金的地方,通過輕重緩急,還有其他一些必要支出做一個預案。
這是一個計劃的前提,一旦做出,就會提升資金使用的效率,不過在沒有足夠的效率的前提下,這個註定會是一個大概的計劃。
賈朝昌知道,葉清臣手中有一筆錢,可是具體多少,不太清楚,不過應該是足夠這一次的換裝和武裝運作。
不過,為了得到足夠的資金,賈朝昌還是用樞密院的形式,進行申請。
樞密院的這些申請,是有正當的理由,加強河北前線,防止被遼國突破。
在西北邊患大大降低的前提下,整個北方戰爭的中心,就又回到了河北前線上面,誰都知道,在三國之中,當西夏徹底的滅亡了之後,宋遼之爭必然會成為重點,甚至會越演越烈。
以前還有一個西夏作為緩沖,甚至遼國不會直接上來,而是轉而依靠西夏的間接,現在,一切都沒有緩沖,西夏的國土屬於了遼國,雙方只要有任何的摩擦,就必然會產生戰爭,那麽要想保證北方安全,加強是在所難免的。
已經有3年,河北前線都沒有任何增加了,這個理由,也算是正當,哪怕是沒有計劃,這筆錢葉清臣也會撥付。
況且不多的,棱堡的強大就在於,棱堡的單獨成本並不高,一座棱堡才2000貫的成本,250座,也不過是50萬貫。
這別說是跟以前河北的相比,就算是跟西北相比,都不算什麽,賈朝昌只是籠統的寫了增加河北城防強度,就這樣的通過了。
同樣的,給10萬禁軍換裝,成本同樣不高,這個改動,只是在長弓上面進行改動,一把長弓的成本200文,箭要貴一點,一套長弓的箭的成本,包括50只穿甲箭,50只重箭,150只標準長箭在內的成本,大概是1.2貫左右。
看起來箭的成本,比之前短弓的箭的成本,最少提升了5倍,可是長弓和箭加起來的成本,還不足以前短弓的成本的一半,這樣就算10萬禁軍,需要更換8萬套長弓,也不過是12萬貫,加上一些準備的費用,賈朝昌一共申請了100萬貫。
聽起來,這個絕對數字是非常的大,可是灑在整個河北防線這個大攤子上面,就真的是不算什麽了。
要知道,在慶歷四年一年,在西北的總花銷,就超過了400萬貫,這是對於整個西北駐軍的花費,可是單純城防修補和營寨的修建,就超過了180萬貫。
河北防線,比起西北的防線,更加的重要,單純一個修補,要了100萬貫,這筆錢跟西北軍費比起來,少太多了,這些從西北節約的錢,直接補貼到北方防線就可以了。
葉清臣是一個心細的三司使,也不可能把每一筆錢的花費,都落到實處,這一點到21世紀都無法做到,科技的發達,並不能夠完全的把握人心,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的比比皆是,更別說,名義上,賈朝昌沒有挪用。
投入到棱堡上面的錢,本身就是提升整個河北防線強度,而長弓,則是提升禁軍效率必然的運作,這些都是有所先例的,並不突兀。
賈朝昌的野心,就這麽的掩蓋在了整個樞密院龐大的事物之中,在資金到位了之後,磨刀霍霍的行動開啟了的。
狄青旗下被增加了2萬的禁軍,一共是8個軍,全面的進行了換裝。
在保州的收獲,再加上狄青對於長弓的理解,整個換裝從一開始,就跟原來計劃的不一樣了。
兵員上面,狄青更多抽調了一些新兵的兵員,或許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,卻達到了6成左右,整個長弓的訓練,幾乎都是在新兵之中挑選和選拔的。
當然了,老兵之中的神射手,也沒有放棄,在訓練的時間較少的前提下,離不開有經驗的弓手,或許這些精銳的弓手,在轉為長弓手之後,或多或少有些不習慣,可是充當領弓手是沒有問題的。
在稍稍的熟悉了長弓的使用方法之後,這些弓手或許無法做到跟整體方陣齊射,卻可以的指導方陣,這樣可以發揮出經驗。
在狄青看來,伴隨著對長弓使用的深入下去,這些弓手,到最後,還是會逐步的被淘汰掉,已經形成的禁軍體系,跟這種新的訓練方法格格不入,但是總體而言,紀律性,還是後者更好。
大量新兵進入到了軍營之中,在初期,出現了很多的問題,狄青手下的禁軍,戰鬥力的減弱了很多,可是在逐步的訓練之中,狄青發現,這樣的效果非常好。
只要他們完成了最基礎的訓練之後,特別是按照新兵訓練的方法,看起來沒有多少的問題,可是一旦到了演習,立刻出現了不同,比起其他混雜了部分老兵隊伍,執行性和戰鬥力都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。
看起來是耗費了更多的功夫,可是實際上,效率會更高,戰鬥力更強,這也讓狄青堅持了自己的看法,逐步把這些方法跟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,更好的訓練部隊。
趙信如果知道,他在苗家莊的訓練方法,被北宋的戰神發現,並且成功的應用,開始發揮出出色的效果的時候,不知道會作何感想。
不過這樣的訓練,再怎麽的訓練,也只是一個準近代的軍隊,把最像是熱武器時代的長弓,跟近代軍隊結合起來,兩者合一發揮出來的效果,應該是可以完爆這個時代的軍隊,這一個軍事行動,也在之後,發揮出了可怕效果。
類似的換裝,在北宋司空見慣,同時韓琦已經在西北證明了長弓的作用,誰都以為,這只是樞密院的理性換裝,也只有那些將軍知道,接下來要有一個大戰要打,其他人都不知道。
包括狄青在內的這些將軍們,也沒有把這個消息走漏出去,原因很簡單,整個北宋軍方,跟他們相同的身份的將軍,不知道有多少,一旦這個事情暴露出去,多少有背景,有能力的人會占據這個位置。
在北宋成立的這幾十年的時間之中,燕雲十六州,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願望,而如果有機會,幫助趙宋官家,從遼國手中奪取這個燕雲十六州的話,會是怎麽樣的一個待遇,封侯拜相,走上人生巔峰。
北宋汴梁,漸漸的恢覆了平靜,遼國的消息,也在最初引發了一定的波瀾之後,漸漸的消失了。
遼國發生的一切,並沒有在北宋的朝堂之上,誕生多少的波瀾,一方面,有資格知道這個情況的人,屬於是少數,另外的,北宋各方面的情況向好,各種的事物方興未艾,沒工夫去理會遼國那麽一攤子事情。
在距離汴梁數千裏之外洪澤湖,則是另外的一個景象,本身,預定要前往汴梁的趙信,實際上,耽誤了幾個月。
本來,應該在七八月就進入到汴梁的他,實際上,是在洪澤湖被攔下來了。
整個計劃出現了巨大的變動,煉鋼廠出現了巨大的事故,一爐20噸的鋼水,因為操作失誤,發生了側漏,最少有400多人遇難,1000多人受傷。
當時,第一次過來報訊的時候,只是說出現了點事故,造成了多少的經濟損失,哪怕趙信用後世的方法,建設了定海軍,可是時間太短,依然無法轉變一些官員的看法。
他們更加關心的,是財物的損失,可是趙信不一樣,他更關心的是人。
任何的生產單位,生產機器,都是用人才操作,沒有人,這些東西就生產不出來。
簡單評估了一下經濟損失,就可以知道,這個事故有多大,煉鋼廠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,在這個時代,沒有大規模的機器的前提下,人力就成為了重點。
再三的詢問了之後,具體的數字才報上來,趙信立刻嚇了一跳,這個損失對於見慣了後世咨詢的他,也有些無法接受。
巨大的事故,直接的阻攔了趙信的腳步,趙信很清楚,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之中,這樣巨大的責任事故所帶來危害,如果讓定海軍留守的官員來處理的話,會留下巨大的隱患的。
他們並不具備靈活處理這些礦難的經驗,如果按照北宋官員的經驗來處理的話,結果將會是災難性的。
定海軍的發展,在現在,是一個的關鍵性的截斷,一直以來,都沒有問題,這是讓趙信欣慰的,也是讓他一直擔心的,卻不知道擔心的是什麽。
現在,擔心終於出現了,在他離開的檔口,出現了這麽可怕的一個事故,如果不處理好,甚至會讓整個定海軍的發展被延緩,這對於定海軍來說,可不是一件小事。
為此,他甚至改變了行程,把本來準備的計劃徹底的調整,把七八月份進入到汴梁,並且開啟整個鐵路工程的計劃給推遲了。
鋼鐵才是興建鐵路的關鍵,這一次鋼鐵廠出現的事故,不但有大量熟練的工人受傷或者遇難,大量的鋼鐵設施,也受到了影響,幾乎不可能同時生產處足夠的鋼鐵,鐵路計劃就算是敲定,也只能夠擱置。
一個遍布在整個北宋規模的龐大的鐵路,需要的鐵料是一個天文數字,同時,需要長期的時間,才能夠最終完成,兩三個月的時間,這個影響不大,他的時間還很多,特別是西夏已經滅亡的時候,北宋擁有更多的時間。
好在,這是在北宋,生產和生活的節奏,還沒有那麽的快,推遲個幾個月的時間,到年節的時候,述職和回京一起進行。
實際上,趙信回來的真的很及時的,如果他不回來的話,原來提拔的那些官員,就會封存這個煉鐵廠,停止冶煉爐,轉而選擇大名府的方式。
那是成熟的,不會大規模的產生危險的,可是這對於定海軍來說,就是一個開歷史的倒車,高爐的效率比起普通的冶鐵來說,高出不少,哪怕現在大名府的鐵匠作坊,也用了催化劑,各種的焦炭,甚至總結出了提升生產效率的方法,可是在21世紀,已經用無數實例證明了,小規模的成本,永遠要比大規模的高。
一次事故,這在工業生產之中,經常都會發生,發現了之後,只要認真的找出原因,損失再大也是可以接受的,不能就這麽的放棄了。
趙信的及時回歸,讓鋼鐵廠的下降被停止,他及時回歸,穩定了波動的氣氛,避免了接二連三的巨大隱患,同時,對於所有的傷者,都全力救助,不惜一切的代價,對於死難的,也落實的賠償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